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://ent.sina.com.cn/m/f/2012-05-03/17313621476.shtml"
“消滅法西斯!”“自由屬于人民!” 提起這兩句話,如今的年輕人或許很陌生,但對經歷過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人來說,卻再熟悉不過了——這是阿爾巴尼亞電影中必有的對白。 《寧死不屈》、《地下游擊隊》、《第八個是銅像》、《伏擊戰》、《海岸風雷》、《山鷹之歌》、《腳印》、《平凡的崗位》、《勇敢的人們》……這些類型各異的阿爾巴尼亞經典電影,講述著充滿異域風情的故事。在那個物資缺乏、文化生活單調的年代,這些與眾不同的電影就像一扇小窗,讓如饑似渴的中國觀眾宛若呼吸到了另一個世界的新鮮空氣,影響了一代人。 時過境遷,隨著美國大片的涌入,阿爾巴尼亞電影逐漸淡出了我們的視野。記者發現,國內已經沒有專門研究阿爾巴尼亞電影的專家,了解該國電影發展歷程的人也是鳳毛麟角。經多方打探,記者找到了當年上海電影譯制廠的導演蘇秀,并輾轉聯系到一位阿爾巴尼亞女演員,終于勾勒出了這段“陌生”的電影史。如今,這個國家的電影早已不如當年豐富,但他們的電影人卻依然在美國大片的夾縫中爭取自己的一片天空。 在好萊塢統治全球影市的今天,我們熟悉的阿爾巴尼亞電影早已成為博物館塵封已久的藏品,但拂去這些老電影的灰塵,記憶竟然如此清晰。 自由屬于人民,也屬于電影。 文記者田婉婷 當《泰坦尼克號(微博)》、《獅子王》等經典美國大片轉制成3D版在全球掀起濃濃的懷舊氣息時,一部分中國人也開始懷念起阿爾巴尼亞電影來。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,阿爾巴尼亞電影伴隨著一代中國人度過了許多漫長而單調的夜晚。 與當年的輝煌不同,如今的阿爾巴尼亞電影不僅離中國人遠去,在電影的世界里,似乎也已被好萊塢的浪潮淹沒。 曾出演電影《蜜月》的阿爾巴尼亞女演員葉蓮娜·特庫嘉接受本報采訪時指出,如今該國一年的電影產量也很難超過10部了。 (部分) 中國引進過的阿爾巴尼亞電影 戰爭題材(以反法西斯為主): 《山鷹之歌》(1962年譯制) 《他們也在戰斗》(1962年譯制) 《寧死不屈》(1969年譯制) 《地下游擊隊》(1969年譯制) 《伏擊戰》(1970年譯制) 《戰斗的早晨》(1971年譯制) 《第八個是銅像》(1973年譯制) 《戰斗的道路》(1975年譯制) 《初春》(1976年譯制) 《最后的冬天》(1978年譯制) 階級斗爭和反特題材: 《特殊任務》(1963年譯制) 《我們的土地》(1964年譯制) 《最初的年代》(1965年譯制) 《廣闊的地平線》(1968年譯制) 《腳印》(1971譯制) 《烈火行動計劃》(1973年譯制) 《初春》(1976年譯制) 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活題材: 《塔娜》(1959年譯制)阿爾巴尼亞首次獨立攝制的黑白電影 《創傷》(1969年譯制) 《在平凡的崗位上》(1974年譯制) 《山姑娘》(1974年譯制,芭蕾舞劇電影) 《石油贊歌》(1976年譯制) 《小貝尼》(1976年譯制,兒童片) 注:據不完全統計,我國引進了近30部阿爾巴尼亞電影。 歷史 電影火爆緣于兩國國家關系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阿爾巴尼亞電影在中國的火爆得益于兩國當時的國家關系。 據《中國電影市場發展史》的統計數據顯示,1949年到1965年間,我國的譯制片達到775部,平均每年多達45部。 “文革”開始后,譯制片受到了限制。而上世紀六十年代,中蘇關系惡化,曾經在中國被大力推廣的蘇聯電影也因此禁止引進。 在這樣的背景下,阿爾巴尼亞、羅馬尼亞、朝鮮等社會主義國家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朋友。因此,這些國家的電影得到了中國政府極大的重視,被大力弘揚。而“文革”期間,阿爾巴尼亞電影幾乎成為唯一可以看到的外國電影。 “看不懂,但還是看過無數遍” 對于那個時代的電影,民間流行著一種說法:“越南電影,飛機大炮;朝鮮電影,又哭又笑;羅馬尼亞電影,摟摟抱抱;阿爾巴尼亞電影,莫名其妙。” 上世紀六十年代,中國電影并不多,除了《地道戰》、《地雷戰》、《南征北戰》這樣的“老三戰”影片外,其余的電影多為政治宣傳或者科教類的電影。 據中國電影研究中心副主任饒曙光介紹說,人們對于這些“新聞簡報”式的電影非常熟悉,已經看過無數遍了,很渴望能看到不一樣的影片。此時,充滿異域風情的阿爾巴尼亞電影的進入,無疑讓中國觀眾眼前一亮。 “由于文化背景不同,而且阿爾巴尼亞電影的敘事采用多點、多線條的方式,很多中國人并不能夠完全看懂,所以常常會有莫名其妙之感。”饒曙光介紹道,“那會我還是個孩子,顯然看不懂,但還是看過無數遍。” 特點 {消滅法西斯,自由屬于人民!} 人物設置單一“臉譜化”嚴重 提起阿爾巴尼亞電影,觀眾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個口號:消滅法西斯,自由屬于人民! 曾為《勇敢的人們》、《戰斗的早晨》等影片配過音的上海電影譯制廠導演、配音員蘇秀告訴記者,那時候的阿爾巴尼亞電影就是這樣具有很強的“口號”性。 有資料顯示,據不完全統計,自上海電影譯制廠1959年譯制了阿爾巴尼亞首次獨立攝制的第一部黑白電影《塔娜》起,至1999年新阿爾巴尼亞電影廠出品的彩色片《針鋒相對》,我國大概進口了近30部阿爾巴尼亞電影。 “那些‘文革’期間還是孩子的中國人,對于阿爾巴尼亞電影具有很深的感情。相比之前看過蘇聯電影,在當時已經參加工作的我們來看,阿爾巴尼亞電影顯得很幼稚。”蘇秀表示。 蘇秀認為,阿爾巴尼亞電影的人物設置比較單一,“臉譜化”現象嚴重,但它是那個年代唯一能夠看到的電影,因此具有一定的懷舊價值。 現狀 中國市場銷聲匿跡通過合拍尋找出路 改革開放后,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電影開始進入中國,而阿爾巴尼亞等“兄弟國家”的電影開始淡出。 “連法國電影和其他歐洲國家的電影都很難見到,即便看到也是以批片的形式引進,更不要說阿爾巴尼亞影片了!”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、電影學者沙丹這樣對記者說,“如今,好萊塢大片充斥著中國市場。” 目前,阿爾巴尼亞電影在中國幾乎銷聲匿跡,不僅在影院看不到,就是在音像市場也幾乎為零。 記者遍尋資料發現,國內關于阿爾巴尼亞電影的資料少之又少,僅有2010年的一部《阿爾巴尼亞人》,也是由于其中的演員尼克·赫里萊獲得了第32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而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。不過,這部影片還是由阿爾巴尼亞和德國合拍的。 這種合拍在歐洲并不少見。自歐盟成立以來,歐洲便開發出一個全新的影視產業區域整合與互惠模式。 據沙丹介紹說,這種模式實際上就是在影片的投資、規模、演職員陣容等各方面進行有效整合,加強了歐洲各國合拍片的數量,“一方面,這樣可以加強各國間電影的交流和放映,另一方面,也是一種集體對抗好萊塢的方式。” 連線 電影年產不足10部職業電影工作者很少 當然,阿爾巴尼亞電影事業的發展從未止步,只不過相較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以階級斗爭和英雄事跡為主,轉變成如今的以現實主義題材為主,并且產量上也比以前減少了很多。 今晨,《法制晚報》記者采訪了阿爾巴尼亞電影演員葉蓮娜·特庫嘉,她詳細介紹了當今阿爾巴尼亞電影的現狀以及發展情況。 法制晚報(以下簡稱FW):相比過去,現在阿爾巴尼亞的電影市場發展得如何? 葉蓮娜:現在,阿爾巴尼亞電影院數量增加了不少,不過本國電影的地位不如以前了。 與世界很多國家一樣,阿爾巴尼亞國內電影市場也被美國電影所主導。去年的幾部好萊塢大片,如《變形金剛3》、《加勒比海盜4》等,都在阿爾巴尼亞取得了很高的票房。 FW:如今,阿爾巴尼亞電影的年產量有多少? 葉蓮娜:“純種”阿爾巴尼亞制造的電影已減少了很多。不過,即使算上合拍電影,阿爾巴尼亞一年的電影數量也很難超過10部。(上世紀)六十年代、七十年代電影產業大力發展的盛況已很難見到了。 FW:阿爾巴尼亞電影工作者的待遇如何呢? 葉蓮娜:跟以前相比,電影工作者的條件并不算太好。 觀眾對現在本國電影的認知度并不高,而且現在阿爾巴尼亞很少有職業的電影工作者了。因為電影并沒有辦法讓人維持生計,所以,很多人只能把電影當做一個業余愛好和興趣。 內容與從前大不同以現實題材居多 FW:作為一位職業演員,你認為阿爾巴尼亞電影現在的主流方向是什麼? 葉蓮娜:現在的阿爾巴尼亞電影,在體裁和內容上都跟當年有了很大的不同。以前的電影,因為政治需要或者是宣傳要求,很大一部分都是戰爭英雄的電影,以反法西斯為主要內容。 現在的阿爾巴尼亞電影則是以現實題材居多,反映民生、反思社會問題。電影內容內斂得多,也有了更深的深度。 FW:現在,阿爾巴尼亞電影很多都是以合拍片的形式在進行創作,作為參與過合拍片的演員,請你介紹一下。 葉蓮娜:如今,阿爾巴尼亞很多電影是與塞爾維亞、俄羅斯、法國、意大利等歐洲國家一起進行創作的。 我之前參與的電影《蜜月》就是一部標準的合拍電影,導演帕斯卡杰維奇、攝影師米蘭·斯派奇科都是來自前南斯拉夫地區。 現在,無論本國電影還是合拍片都很喜愛這種現實題材。 本版文記者田婉婷實習記者許思鑒(責編:pp)查看更多美圖請進入娛樂幻燈圖集高清美圖圖庫首頁
關鍵字標籤:歐洲蜜月旅行
|